一内涵二主要有六个特性,即:
是非并不明确,表达也很含糊
具有一内涵二思维的表述者是非并不明确,表达也很含糊,因此听者就必须善于猜测表述者的心理和意图,揣摩他的弦外之音,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其意思。
彼此互补互助,能者应该多劳
一内涵二思维注重分析每个个体的优点缺点,崇尚个体之间的互补互助,对于能者则实行多劳多得的报酬原则。因此,个体都会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注意把握机遇,尽量争取多做实事。
不需明显制衡,不知不觉互动
一内涵二思维讲究和合,崇尚个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以个体行动时一般都会在考虑自己权益的同时,顾及其他个体的权益和想法。个体自觉地讲究相互之间的平衡,而不需要其他外在规章的制衡。
【自检】
请您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某中国企业的一名员工,连续三年业绩考核都是甲等。*四年**又想将甲等评给该员工。请问这时该员工是否应该接受“甲等”,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2-1
注重个人义务,力求共尽责任
一内涵二思维更多着重于义务,很少注重权利,因此个体常常力求善尽其责。只有义务感强的个体才*赢得周围人的支持和拥护,所以很多个体的升迁,主要都不是由于能力才干,而是因为其义务感强,做事比较负责。
善于隐藏实力,必要时才显露
个体一般都比较善于隐藏实力,只有在必要时才显露。即使显露实力也必须尽可能表明自己是为了履行义务,而不是为了谋取权利。所以对个体来说,含蓄内敛是非常基本的素质和修养。
因时因地制宜,大家合理配合
一内涵二注重动态平衡和不断调节,所以强调行动要持经达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原则的合理应变。
2.一内涵二的优点
一内涵二主要有以下六个优点,即:
适合于变动的环境,专打飞靶
一内涵二的思维和管理灵活多变,应变能力强,所以比较适合变动的环境,能非常*地对困难或危机作出判断,并作出相应的自身调整,从而妥善解决问题,并达到预定的目标。
采取持经达变方式,随机应变
一内涵二的思维一方面肯定“经”可以作为行为的依据,但另一方面也主张不忽视偶然因素“机”的影响,因而就倾向于采取持经达变或者随机应变的行动方式来把握“变动”的世界和人生。
随时可以调整应变,合理就好
一内涵二的思维较重视世界“变”的特性,因此符合“变动”、适应“变动”的思考和行为被认为是较合理和较明智的选择。
继旧开新日新又新,与时俱进
既然强调“变”的合理性,当然也就认同“新”的价值,所以行动上要努力做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可进可退因时制宜,各有所持
“变”会时有进退,是一种曲线的“变”。所以思维应该讲究因时制宜,进退皆视实际情况而定,进则稳定前进,适可而止;退则有度有节,目的在于以退为进。
在动态中维持均衡,弹性应用
要在“变”中协调好“经”和“机”的关系,这就需要在思考问题和行动时都做到均衡而富有弹性,不能偏执于一方。
3.一内涵二的缺点
一内涵二主要有以下六个缺点,即:
变动性大,不容易学习
一内涵二的思维非常复杂微妙,需要很高的技巧来把握,也正是因为一内涵二管理的灵活性太高,一般很难学习和模仿。
是非难明,不觉得公平
是非难明,所以不觉得公平。公平是一种幻想,不公平才是现实。因此一味追求公平只会使自己感到痛苦烦恼。一内涵二的思维讲究是非难明,就是希望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公平,要接受合理的不公平。
变化多端,不容易判断
一内涵二思维的人顾虑比较多,所以行动的倾向往往比较微妙,左右摇摆,从而很难判断。需要细心体会其言行,才能发掘其真实的想法。
兼顾并重,不觉得单纯
不择手段引起战争造成浩劫
各种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冲突,常常较终都诉诸武力解决,导致**不断爆发战争。一些国家、地区、民族更为了消灭周围的异质文化而不遗余力地宣传,并进行所谓的“圣战”。
2.现代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并日益多元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传播媒体深入家庭难以抵挡
各种传播媒体使各种信息*向周围扩散。特别是电脑网络更是使国家或**无法再像以往那样依靠强力来管制信息的流通和交流,从而导致社会得以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各种不同思维造成多元社会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接触到各种文化和思维,从而自身思维也在发展改变,结果形成一个多种思维并存的多元异质社会,很难再完全用一种思维模式对一个国家的人进行一概而论了。比如,现在日本的员工也有些不喜欢终生雇用制而开始积极地谋求自我发展,中国的员工也有很多人开始追求个人能力、价值的展现。
见仁见智的矛盾形成混杂化
现代社会不同体系的价值观充斥在一起,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见,很难再找到统一的标准来作出判断。所以现代社会个体之间思维差异和行为差别都非常明显,群体主义或者集体主义越来越不深入人心。
不同思维方式在同一地域争吵
由于信息传递的发达,同一地区往往会居住着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个体。个体之间有时会对一个现象发表各自的看法,争辩不休。但是因为现在已经没有统一的是非判断标准,而各自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差异很大,所以很多时候个体之间根本就无法达成共识,最后只得不了了之。
今后区域内的纷争必然增多
由于各种价值观和思维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所以出现纷争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现在不仅是企业之间会有纷争,连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也会因不同的文化观念而产生很多分歧。
如何化解必须继续深入研究
当**种思维及其价值观一方面仍在继续冲突,另一方面也开始交流互补,而化解思维冲突的方法则仍在研究之中。
三种思维的判定和整合
由于三种思维现在混杂在一起,所以首先需要有合适的方法来判定各种思维,然后才能对各种思维加以整合。
1.初步判定
一分法、二分法和三分法虽有很多差异,但也很*混淆。这三者较明显的区别体现在对事实真假的判定方式上。即:
一分法:完信或者全不相信
一分法对听到和看到的事情都会采取一刀切的态度,或是完全相信,或是完全不相信,不会区别对待和分析。
二分法:部分相信,部分不信
二分法注重分辨是非,对看到听到的事实一定会*作出分析判断,决定哪部分可信,哪部分不可信。这种判定方法表面上看很果断、很有魄力,但其实是很鲁莽的行为。因为事实往往很复杂,真假虚实总是交织在一起,很难在瞬间作出正确判断。
三分法:全部将信将疑,一切看着办
三分法的判断比较谨慎,刚听到看到事实时只会采取将信将疑的态度,不会完全相信或者完全不相信任何一部分事实。等到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足够看清事实时才会作出判断。因此三分法的判断方法体现了一种负责求实的态度。
2.三分法整合一分法和二分法
在管理中,较好是用三分法来整合一分法和二分法,即:高层采用三分法,中间干部采用一分法,而基层则采用二分法。如下图所示:
图3-1 用三分法来整合一分法和二分法示意图
基层二分法
一切标准和流程上级都已经安排妥当,所以基层员工只需照规章制度办事,该如何行动就如何行动。因此基层较有效的管理就是美国式管理,员工只要按部就班就算是合格的员工。
中层一分法
中层一方面需要听从高层的命令,使政令畅通,另一方面也需要体谅和照顾基层人员,根据一些小的问题作出政策调整。这就需要中层干部放弃自我,将自我完全奉献给集体和他人。所以较适合中层干部运用的就是一分法思维。
高层三分法
高层管理者较大的功能,就是将干部和员工整合起来,这便需要很大的包容心和气量。同时高层管理者要掌握企业的行动方向,其所作的决定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因而必须有审时度势的决策能力和谨慎细微的决策态度。正因如此,高层**较需要和较适合的思维方式就是三分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