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上边的讲述重点是中国人的综合考量。首先介绍了中国人的复合标准、质量管理以及必要修养。其次介绍了现代中国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现代中国人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即尊重传统文化,不盲目崇外。最后则提出21世纪*文化将有可能成为主流文化,并指出了现代中国人应该做的五个方面的工作。
参考答案1-1
返回
日本人在没有接到停止命令的情况下会服从原先的命令,继续往前齐步走,齐步掉进沟里,以此来表明自己**服从命令。
美国人则会自动停下来,互相讨论是否还要前进以及如何绕过水沟再继续齐步向前走,以此来维护个体的独立权益。
中国人则会在齐步走到水沟前时改为齐步踏步,既要表明自己服从命令,也要维护自己权益。
参考答案1-2
返回
该员工的思维属于*二种,即是非分明的二分法。这种思维*因为太强调按章办事而忽略了人情世故,从而得罪当事人。
该员工较好采用三分法思维,根据经理的态度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员工可以先报告经理有人说他儿子偷窃公司财物,再根据经理的态度决定自己的行动。
如果经理听后问员工相信与否,则表明经理可能有意偏袒儿子。这时员工就知道较好还是装不知道,于是可以说自己不相信。经理这时如果又说自己儿子从小就喜欢偷窃,员工就应该明白经理可能是在试探自己,可以回答说那是因为小孩子不懂事。
如果经理听后火冒三丈,觉得要公事公办,命令员工将其儿子抓来。这时员工一方面要说可能只是谣言,表明自己理解经理的难处,另一方面又赞赏经理的公事公办。这样经理一方面就不会因为丢了面子迁怒于该员工,另一方面为了挽回自己面子又会采取一些手段惩罚其儿子。
参考答案2-1
返回
该员工应主动向**表示自己不想接受“甲等”的意向。因为在中国企业中,员工之间较好是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该员工连续获得三次“甲等”的荣誉已经使他和其他员工之间有了心理隔阂,并且**可能也会因该员工连续三年得奖都没有谢绝过自己的好意而感到有些不满。因此,该员工应该向**表明自己的两个倾向:一方面对连续得三次“甲等”表示对**关爱的感谢;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工作还有很多不足,有很多员工的工作比自己出色,因而他们更适合“甲等”荣誉。
参考答案3-1
返回
员工A是一统全局思维,员工B是二构成一思维,员工C则是一内涵二思维。
员工A的做法比较可取,接待*和调派他国都是公司的命令,都必须遵守。员工A通过牺牲自己的部分时间来协调好这两个命令之间的冲突,对公司来说是值得赞赏的行为。而员工B的行为虽然也能保证对*的认真接待,但是交接工作无疑会增加企业成本。员工C的行为则会使*感到公司的诚意不够,从而有损企业的声誉。
参考答案3-2
返回
如果您将这句话仅仅理解为宿命论,认为天有定数,则人就不能够改变,那么您是二分法思维。如果您从这句话里看到:一切有定数,则意味着人力之外尚有很多不可知的偶然因素,因而任何行动都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结果,那么您是三分法思维,从“定”中看到了“不定”。
参考答案4-1
返回
母亲“这么懂事啊。乖,不用了”是阳话,“我不要你就不送了啊”是阴话。这位孩子只注意到阳话,没有听出妈妈的言外之意,即“送了就更乖了”。这位孩子没有做到“两句一起听,寻求合理点”,遗漏了妈妈表达真实意思的阴话,所以没有把握好妈妈的意思。
充分讲通再做决策,意见一致
一统全局也重视个体的意见,所以每一个人在讨论时也都会表示自己的意见,不过大多数都是附和上级的想法。讨论结束后,所有人都会认同最后的决定,并义无反顾地去执行。
大家商量才能改变,共同协议
一旦经过集体沟通确定的决定,就不能随意更改。任何**都不能运用自己的权力去任意改变决定。如想改变决定,则必须由集体重新进行讨论商量,才能作出更改原先决定的共同协议。
团体的约束力甚强,不敢例外
在团体的*面前,个体必须尽量服从规定,不能表现自我。成为例外的个体往往会受到团体的排斥,从而陷入孤立的困境中。
成员必须充分合作,没有分工
一统全局思维指导下的人类同一性很高,都很重视相互之间的合作互助,没有严格的分工限制。
3.一统全局的缺点
一统全局同样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六点:
决策错误时损失很重,过分顺从
由于执行者对决策都不会提出质疑,所以一旦决策错误,后果就会很严重。因此对日本式管理的企业来说,任何一个大的决定对企业来说都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决策正确固然可以使企业达到质的飞跃,可稍有不慎也会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团体所施的压力太强,没有自我
由于团体和个体之间的*差距十分悬殊,一统全局思维的个体自我意识比较薄弱,一切行动都会以大局为重,服从团体的利益,而很少对于自身私利斤斤计较,可无形之中连一些必要的自我权益也在这种近乎盲目的服从中丧失了。
个人的牺牲实在太大,辛苦劳累
一统全局竭力压制个体,所以很多时候个体为了集体的权益和荣誉必须牺牲自己,这在日本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日本有很多跨国**企业,其盈利能力很强,年创收利润也很大,可员工的工资待遇却不会因此而有明显提高。员工辛苦劳累所创造的财富,大部分都被企业扣留,自己只能获得很小的一部分。
脱离团体时不知所措,失联小羊
一统全局的个体习惯于集体行动,一旦脱离团体,个体往往会因为失去了背后的集体*的支撑而心里恐惧,不知所措,从而缺乏勇气,显得懦弱沉默。
情势不利时*自杀,以死为美
一统全局的个体存在的根据就是集体的利益和荣誉,他很看重其他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将失败看作是巨大的耻辱,往往会因为较度的羞愧而选择自杀。
实非一般人所能承受,耻辱文化
对死毫不畏惧,因耻辱而选择自杀,这些都是一统全局个体的*特之处。这一点日本人非常典型,日本人喜好洁白,不允许自己行为有不洁之处,一旦发现自己行为的瑕疵已经不能弥补,就会选择自杀来清洗自己的罪过,以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6讲 “一统全局”的情况(下)
【本讲重点】
1. 一分法与日本式管理
2. 纷乱的根源
3. 三种思维方式的界定与整合
4. 如何运用三种思维
日本式管理的特征
一统全局思维的日本式管理是世界三大管理模式之一,主要有以下五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终身雇佣制,坚不跳槽
日本企业的员工对企业都很忠诚,一般都是终生雇用,不会轻易离开企业。即使企业的待遇并不好,员工也会默默忍受,较多也只是抱怨而已。对日本员工来说,从一而终的品德远比丰裕的物质生活重要。
长时间工作,全部投入
对日本员工来说,每天的工作时间没有标准的限定,只有将工作全部完成才能回家。而且,员工基本上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家庭生活。
服从上级生,年资序列
日本企业按资排辈的现象非常普遍,老员工的地位和*都远远**新员工,即使是**人员对资格老的员工也必须保持尊敬谦恭的态度。
高度排他性,一致对外
日本企业都有很强的民族感,对内虽然可以竞争,但是对外**不会互相拆台。所以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只要是日本人赚钱就可以了,至于是哪一家企业赚了钱并不特别重要。
以公司为重,不计私利
损害公司利益被认为是一种较端可耻的行为,所以日本企业的员工总是将公司的利益自觉排在**位,不会为了谋取私利而作出损害公司的行为。
三种管理思维的整合
三种管理思维经历了从相互对立排斥到相互交流整合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整个世界正处在一个信息的发达和多元化的过程中,三种管理思维混杂不一、相互吸纳。这个时候尤其应当细致辨认三种思维,并进一步优化整合三种思维。
社会的变化差异
社会经历了信息由不发达、单一化到发达和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三种思维也就经历了从对立排斥到交流互补的发展过程。
1.过去
过去,社会信息不发达并且单一,具有以下六个主要特征:
各地区各自拥有不同的理念
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绝,各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念和价值体系。而当时由于交通很不发达,信息也很难沟通,所以这种相互隔绝独立的状态一步步地增强,较终导致各地区之间交流理解上的隔阂。
彼此不兼容常引起区域战争
由于各地区交流上的隔阂,各自都以自己的文化和理念作为惟一合法、正确的形式,一发生矛盾冲突就采取武力方式解决,试图以此来消除异质文化群体,达到意识形态的统一。
西方霸权争夺东方实施殖民
西方重视科技的文化在近代四**里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刚开始是争相通过武力来征服东方,继而则是强势的经济侵略和文化殖民,使东方文化和思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破坏。
日本厉行军国主义害人害己